鄧飛[原中國糧食部副部長]

鄧飛[原中國糧食部副部長]

鄧飛(1913.1.10.1~2006.1)男,原名鄧富連。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長岡鄉塘石村人。家境貧寒。幼年時曾上學兩年,勤奮好學。青少年時受到革命思想教育,1928年參加革命,1930年2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,隨後加入中國共產黨。土地革命戰爭時期,先後任秘密交通員、上社區少先隊隊長、紅四軍政治部宣傳員、獨立六師三團連政治指導員。參加瑞金紅軍學校學習後,任紅一軍團二師六團政治委員、十三團政治委員。參加了攻打吉安戰鬥和中央蘇區第一至第五次反“圍剿”戰爭。1934年10月隨中央紅軍長征,參加過土城戰鬥,過草地時曾負傷。抗日戰爭時期,入紅軍大學一科學習,後任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組織科副科長、三分校一大隊政治委員,聯防軍直屬政治部主任、後勤部政治委員。長征出發時,鄧飛任紅1軍團教導團政委。遵義會議後,毛澤東指揮紅軍搶渡金沙江時,使用了一著妙棋。明修棧道、暗渡陳倉,充當“過河卒”棋子的正是鄧飛當政委的紅6團。1935年4月10日,在紅軍調出滇軍取得成功之後,紅6團接到師長陳光、政委劉亞樓的命令。

簡介

全團人馬揚旗吶喊,一天行程120餘里的速度向雲南曲靖急進,擺出一副向昆明進逼的架勢。27日,鄧飛 和團長朱水秋,率領紅6團指戰員激戰半小時,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占馬龍城。為著迷惑敵人,紅6團繼續馬不停蹄快速向昆明挺進。雲龍不敢把滇軍主力孫渡縱隊再次調離昆明。29日,紅6團的任務是襲占楊林鎮,威逼昆明城,虛張聲勢,阻擊敵人,爭取時間。這時,紅軍大部隊遵照毛澤東的指示,快速行軍,向金沙江靠攏!紅6團包圍楊林,守鎮警察局官兵望風披靡,倉惶出逃。楊林鎮兵站部(庫)被6團占領。鄧飛故意叫俘虜用電話向昆明的上司報告:紅軍主力占領馬龍、易隆,鋒芒直指昆明!雲龍叫苦不迭,又向蔣介石告急求援,滇軍一片慌亂,金沙江則空無一人把守。5月7日凌晨,紅6團突然接到軍委電令,通知紅軍主力已在皎平渡勝利渡過金沙江。6團即刻出發,日夜兼程,鄧飛僱請十幾匹小牲口運送傷病員,特重號寄留當地。部隊每天行程180華里。在鄧飛帶領下個個咬緊牙關,用手指死勁掐眼皮防止打磕睡,終於在9日上午10時前如期抵達皎平渡南岸。鄧飛靠幾條小船,兩小時之內把全團送過江北岸。劉伯承總參謀長聽鄧飛說全團只減員30人,就高興地說:“不錯,你們團完成戰鬥任務好。我代表中央軍委表揚你們英雄的紅6團,馬上傳達到連隊!”鄧飛心情異常激動,高興得流淚!掩護中央紅軍搶渡金沙江獲得成功,鄧飛的紅6團立了大功。解放戰爭時期,歷任東北民主聯軍後勤部副部長,二十四旅政治委員,吉林軍區後勤部部長、政治委員,中共吉林省委財經委員會副主任、省委員,參加了遼瀋戰役、平津戰役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,任中共南昌市委副書記、南昌市市長,中共江西省委委員、江西省財經委員會副主任,全國供銷合作總社計畫局局長、副主任、黨組成員,中共廣東省委常委、財貿部部長。時因對省委領導的浮誇虛報提了意見,1959年廬山會議後,受到批判打擊,下放廣東興寧縣新陂公社,任副社長。1961年4月獲得平反,調任中南局財經委員會第一副主任,國家糧食部副部長、黨組成員,商業部政策研究會顧問,中國糧油學會顧問。在戰爭年代,鄧飛曾三次負傷,被評為二等甲級殘疾。是中共七大候補代表,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、六屆全國委員會委員。2006年1月在北京逝世,享年93歲。

土地革命時期

農民家庭出身,1927年參加農民協會,擔任少先隊長、鄉蘇維埃委員、秘密交通員。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,1931年2月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。1930年2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,在中國工農紅軍軍官學校吉安縣陂頭第三分校學習,後任紅四軍政治部宣傳隊宣傳員、分隊長。1931年入瑞金紅軍學校上級幹部隊第四期政治班學習。後任紅一方面軍獨立第六師第十六團連政治指導員。1932年7月至10月任江西軍區獨立第六師第一團黨總支書記。1933年3月至6月任紅一方面軍紅二十一軍第六十一師第一八一團政治委員。8月至11月調任粵贛軍區第三軍分區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。1934年1月至4月任紅一軍團補充第一師第三團政治委員。5月至9月任紅三軍團補充第二師、第三師政治委員。8月至10月任江西于都縣補充第八團政治委員。率部參加保衛中央蘇區的歷次反“圍剿”鬥爭。1934年10月隨軍長征,同月至1935年2月任紅一軍團教導團政治委員。1935年2月至7月任紅一軍團第二師第五團代政治委員。7月至9月任第六團政治委員。9月任中國工農紅軍陝甘支隊第一縱隊第十三大隊政治委員。11月至12月任紅一軍團第十三團政治委員。同年12月至1936年2月任紅一軍團第二師組織科科長。參加直羅鎮戰役、東征戰役。後任紅軍炮兵營營長。後人保全紅軍大學第一期第一科學習。1937年1月至4月任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二期政治部黨總支書記,4月至8月任抗大政治部組織科科長。

抗日戰爭時期

1937年8月至1938年4月任抗大第三期政治部組織科科長。1938年4月後任抗大第四期佇列科長。1939年7月後任抗大第五期第三分校第一大隊政治委員。1940年任中央軍委後勤部政治部副主任。1943年1月起任陝甘寧晉綏聯防軍直屬政治部主任、聯防軍後勤部政治委員。1945年4月至6月作為陝甘寧邊區代表團成員參加中共七大。

解放戰爭時期

到東北工作。1946年1月至1947年2月任東北民主聯軍第二十四旅第二政治委員。1946年7月至1947年5月任東滿軍區後勤部政治委員兼吉南軍分區政治委員(至1947年2月)。1947年5月至12月任東北民主聯軍東滿軍區後勤部部長。同年10月至1948年3月任中共吉林省委委員、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。1948年3月至4月任東北野戰軍第六縱隊政治部副主任。同年5月至1949年3月任東北野戰軍第六縱隊(第四十三軍)政治部主任、縱隊黨委常務委員。參加遼瀋戰役和平津戰役。後任第四野戰軍駐鄭州辦事處主任。率部參加進軍中南的多次戰鬥。

建國前後

1949年7月至1952年11月任南昌市市長,中共南昌市委副書記、中共江西省委委員(至1952年10月)。1955年6月至1958年2月任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副主任、黨組成員。1958年9月至1960年3月兼任中共廣東省委財貿工作部部長。1963年至1963年8月任中共中央中南局財貿委員會第一副主任。1963年11月至“文化大革命”初期任糧食部副部長、黨組成員。“文化大革命”中受衝擊。1979年6月至1982年3月仍任糧食部副部長、黨組成員。後任商業部顧問、黨組成員。2006年1月15日在北京逝世,享年95歲。

相關詞條

熱門詞條

聯絡我們